本港正發展「八大中心」,包括創新科技。有中學與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合作,推出暑期實習計劃,安排三名中四學生跟隨博士生進行實驗,學習生物的病理變化、腦神經運作等,有參加學生指實習「滿足對科學的好奇心」,升上大學擬入讀相關學系,鑽研科學知識。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鄭傳忠指,參與中學生表現積極主動,冀通過計劃培訓更多港產科學家。
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與港大生物醫學學院神經退化病實驗室合作,每年讓兩至三名高中生,在暑假到實驗室實習一周,期間跟隨博士生進行多項有關腦神經退化疾病的病理實驗,包括運用「透明」的動物腦部,了解毒性蛋白的神經傳遞方式、利用老鼠分析手術麻醉後失憶的原因、以斑馬魚研究免疫細胞的病理變化等。
「滿足對科學好奇心」
今年三名參與實習的中四生均有選修生物科,對基因工程具濃厚興趣的梁芷榕,指實習「滿足對科學的好奇心」,「了解腦部如何運作,受傷後如何損害腦部細胞」。她稱在校內亦積極參與生物醫學相關的研究活動,可把握實習機會與研究生交流學術知識。另一參與學生林慶淘指,小學時已熱衷科學探究,現踏入大學環境進行進階的實驗,滿有成功感。
兩校合作近十年,曾有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,成功升讀港大化學系,後來加入政府部門從事研究工作。被問到升學及就業方向,參與學生莊仲賢指,未來有意從事與科學相關的職業,雖未計劃升讀哪所院校,但他對港大的印象不錯,冀升讀專科後能深入鑽研科學知識;同樣有意升讀理科的梁芷榕,冀投身研究行列。
實習於上月底結束,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鄭傳忠讚揚今屆參與學生表現優秀,對實驗涉及的科學原理、儀器運用等不陌生,實驗過程中踴躍發問,「科學家最重要是懂得問問題」。他表示,實習盡量安排學生與博士生一對一進行實驗,以便學生仔細學習各個實驗步驟,「營造親密和自由的環境,學生發問亦不覺有壓力。」 Caption: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每年安排數名高中生,到大學實驗室實習,跟隨博士生進行生物醫學研究。